云南大学百科 >> 至公堂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5-13 14:23 历史版本2 7308 1 0 新增内容;设置目录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至公堂

  
(图)至公堂至公堂

   至公堂是云南贡院建筑群的中心,于1499年建成。 至公堂是明清云南乡试活动的中心,是今全国仅存的中国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制度历史的见证之一。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两次在这里主考。1656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木郎来昆,改至公堂为皇帝行宫,此行宫一度成为南明王朝的军政中枢。明末吏部尚书王锡衮曾被囚禁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至公堂作为云南大学礼堂,是全国学术活动的中心,当时中国的大后方各种全国性的学会、年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频频在至公堂举行,全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曾在这里集会、演讲。新中国成立前夕,至公堂是中国“民族堡垒”的著名论坛,闻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即在此进行。1987年2月21日,至公堂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历史

    至公堂是贡院建筑群的中心,至1999年,恰有500年的历史。
                      
     至公堂是明清云南乡试活动的中心,是云南明清以来科举考试制度历史的见证。“至公堂”三个大字原为明代严孟衡所写,后被毁,现为今人重书。至公堂正门中间有横额:“旁求俊义”。两旁有楹联,一为清高宗乾隆所写:“立政待英贤,慎乃攸司,知人则哲;与贤共大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一为恩科解元那文凤所撰:“文运天开风虎云龙际会;贤关地启碧鸡金马光辉。”现在两联均为今人集字重书挂出,已不是旧时墨迹。值得一题的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奉命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亦曾寓居贡院。林则徐来滇前,认为“滇去京师八千里,其被声教较后于他省”①,“以向所闻,滇士质鲁少文”②。通过主持乡试,他改变了看法,“由今视之,诚挺华擢秀,蒸蒸日上”,感到滇士中人才济济,大加赞扬③。乡试结束后,他主持选编了试卷中“文艺诗策尤雅者”14篇,“使君导我滇山簏,珍羽文犀看不足。”④,并写下了《乙卯科云南乡试录序》和《乙卯科云南乡试策问》各一篇,表现了他对发展云南教育的关心。
                      
    至公堂是明末吏部尚书王锡衮囚禁之地。王氏云南禄丰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后曾任礼部左侍部掌部事,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因母丧回乡守制。
                      
    第二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清兵旋即进入山海关,南方相继出现了明残余势力建立的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政权,史称南明。王在家乡应唐王诏,出家财、募义勇,拟勤王抗清。然而,这时的云南形势也很复杂,安南长官土官沙定洲带兵赶走了黔国公沐天波,盘踞昆明。王先被困于禄丰,从八月起又被幽禁于贡院。永元年(1647年)四月十九日,在沙定洲撤出昆明前,王遇害于至公堂,实现了他“指天誓日惟报国”的志向。
                      
    至公堂是汉民族封建皇权衰落的历史见证。1656年,农民领袖李定国将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迎来昆明,改至公堂为皇帝行宫,在王府基础上作装修,其黄色琉璃瓦屋顶,俨然是天子与皇权的象征。昆明成为南明王朝的最后一个政治中心,时称“滇都”。而至公堂由于永历皇帝在此驻跸一年左右,一度成为南明王朝的军政中枢。
                      
     抗战时期至公堂是全国学术活动的中心。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但由于西南联大办学条件简陋,没有较理想的学术活动场所,加之熊庆来办学有方,云大网络了大批学术精英;至公堂宽敞明亮,条件较好,一时间,各种全国性的学会年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频频在至公堂举行,至公堂成为全国学术活动的中心。据考,多次在至公堂召开的年会有:中国哲学会、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物理学会、新中国数学会、中国天文学会、新中国农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及这些学会的分会等,经常出席这些会议并经常举办个人专题学术演讲的知名学者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梅贻琦、叶企荪、查良钊、陈遵妫、陈达、吴泽霖、姜亮夫、杨石先、吴有训、王赣愚、林同济、费孝通、冯至、田汉、光未然、雷海宗、潘光旦、吴宓、严济慈等近百人。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至公堂留下了重彩一笔。
                      
     至公堂还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民主堡垒”的著名论坛。一大批著名学者如茅盾、尚钺、楚图南、姜亮夫、朱自清、潘光旦、李公朴、闻一多等都曾在这里发表过脍炙人口的演说,闻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即在此进行,他在演讲完后回住所的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至公堂用作云大图书馆的阅览室,里面放了几十张大阅览桌,供大家围坐复习功课。1955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大,经过至公堂,看到阅览室面积狭窄,说:应该有个好的图书馆,能够代表新中国发展的气派和新中国边疆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这样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很多,要为边疆的研究工作提供条件。
                      
     1956年,学校拟拆除至公堂建图书馆,报告送到西南文教部时,被当时的西南文教部部长楚图南制止,称至公堂应作文物保留,至公堂才被保留下来。后即在至公堂的后面,拆除原贡院衡鉴堂,动工兴建了新的云大图书馆。据悉,熊庆来掌校时,至公堂年久失修,省财政厅曾表示在至公堂的基础上愿捐资建一大楼,但要求改“至公堂”为“志公堂”,借以记念龙志舟(云)主席,被熊庆来断然拒绝,事遂中止(李埏《不自小斋文存》)。⑤
                      
   1987年12月2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将云南贡院至公堂列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至公堂是云南大学的小礼堂,成为各单位师生小型集会和举办各种展览、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的场所。
                  
                  
                  注释:
                  ①吴松:《云大故事》,4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②吴松:《云大故事》,4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③吴松:《云大故事》,49页至5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④吴松:《云大故事》,50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⑤李埏:《不自小斋文存》),72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